24式太极拳周身部位训练的方法-颐华太极养生中心
颐华太极养生中心
当前位置: 颐华太极养生中心 > 太极研究 > 太极理论 > 内容正文

24式太极拳周身部位训练的方法

作者:伟忠 来源:太极拳 发布时间:2018-01-23 10:40:22 【字体:

太极拳,是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拳术。太极拳,每一个动作圆柔连贯,每一式都是绵绵不断。太极拳各部位是怎样要求的呢?让我从身体的各个部位说起吧!

一、桩功

对站桩只是一个过渡,便只知往走架、推手、散手、发放手方面研究。所以进入走架、推手、散手、发放手之后,不再回头练站桩了。凡不重视站桩的作法都是不正确的。因为缺乏桩功的基础,一旦添加太极木老师微信号:taijiquanjiaoxue进入走架、推手伤身就容易紧张,使走架、推手不能便利从心,根本无法更深入的学习。

24式太极拳周身部位训练的方法

站桩从外表看,它是极其自然地垂手站立着,两脚左右平行分开,距离与肩宽相等;膝关节不要用力挺直,要放松微屈,两膝坚实点、韧带、肉、骨只是轻轻相会。

对胯部要求尾闾自然中正,整个躯干要自然放松,既不挺胸收腹,也不弯腰驼背。两肩的坚实点、韧带、肉、骨放松自然下沉,肘部不要用力伸直,任其保持坚实点、韧带、肉、骨的自然的添加太极木老师微信号:taijiquanjiaoxue略微弯曲;两掌轻轻向前翘起,掌心朝下,有如坐腕下按之形态。手指坚实点、韧带、肉、骨自然分开前伸,但勿用力伸直;掌心在全掌坚实点、韧带、肉、骨舒展的状态下略为内凹,整个掌指如贴在一个大圆球上。两臂勿贴身,有分向左右松开的思想,两腋有空虚的感觉。

二、头部功夫

头为一身纲领,身法端正须从“头”开始。

头要正直,不可低头仰面,左右斜歪,转动时要自然平正,防止自以为灵活的摇头晃脑,就容易带动躯干正直。站姿势或做动作时,设想头上似轻顶一物,可以防止头部俯仰歪斜之病。初学拳时主要在保住面容正常,面部肌肉自然放松,不要故意做作抖擞精神。前辈太极拳家练拳时,或面现喜色而冷笑,或忽作怒容而发喊,或在拳式中仿效禽兽的形象(例如“兽头势”、“腌手紘拳势”、“白鹤亮翅”、“野马分鬃”、“倒卷厷”等式)是所谓“变色”、“变脸”,带喜怒,带形状之法,这是功夫深后有之于内自然显之于外的,不可勉强学习、做作,“邯郸学步”不但形象极丑,也不符合涵养性情的旨趣。

三、眼部功夫

练太极拳时,眼神从始至终都要配合动作。该看前方时要看前方,该看前手时要看前手。不管看哪里,都要添加太极木老师微信号:taijiquanjiaoxue让人觉着自然得体。如白鹤亮翅,定式后应看正前方;又如左野马分鬃,抱球时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眼应看上面右手食指。

当左脚迈出去,慢慢落实成左弓步时,左手也同时到左胸前,右手停于右胯旁,这时眼就得看左手虎口或食指。眼看左手时,既不能瞪眼也不能迷茫,而是要两眼有神注视前手。

四、鼻子呼吸之功

初学太极拳要学会自然呼吸,不要追求动作与呼吸结合,当熟悉拳理拳法后,呼吸与动作自然结合,过分追求反而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

练太极拳从始至终应呼吸自然。练时配合动作呼和吸,使呼吸慢慢拉长。呼和吸应以耳朵听不见为佳,而且呼吸不能有间断。须知练太极拳不同练早操的二八呼、四八呼,而是要根据动作的难度大小、长短配合呼吸。

从起式到收式,都应是起吸落呼、收吸放呼。久而久之,就可使动作和呼吸结合上。再加紧下大功夫,就能达到气与劲合的境地。

太极拳的呼吸方式有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也就是常说的丹田呼吸法,能锻炼肺活量,提高心肺功能。

五、耳之功夫

耳要听蝉鸣,蝉鸣即我们稍一静,大脑中发出的“而”的声音。只要能排除杂念,神不外散,专注地听蝉鸣,久而久之,刹那间耳边“哗啦”一声,如同雷声,就入静了。此时,只知练拳,不知其他,见如不见。见人如不见,见物如不见,见一切如不见。

耳朵是人们感知外面世界的部位,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那么我们就要做到自我的境界。

这就是练太极拳所讲的动中求静的最佳效果。久静而生动,此动不是练太极拳动作的动,而是一点真阳在动,这一点真阳即是无念而自举的动关键就在于此。

六、舌部功夫

练太极拳从预备式开始就要舌尖倒卷,上顶天池穴。舌根部有两个穴位,左为金井,右为石泉。随着动作慢慢运行,舌下两穴会分泌唾液,这唾液行话为“玉液 ” 。

七、肩肘腕功夫

肩要松沉灵活,肘关节必须保持微屈,即有下坠的意思。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松沉肩关节。气沉小腹,便于屈伸和虚实转换。

肘关节在下垂的同时还要添加太极木老师微信号:taijiquanjiaoxue有微微外开的意思,这样可使胸部肌肉松驰得更好,腋下也能经常留一些空隙,肩节就能更加灵活。

但是肘又不能明显外撑形成亮肘的状态,这就是拳理中强调的“胸前有肘不见肘”。不沉肩垂肘,气容易浮于上面,而且也会失去肘关节自然护肋的作用。

在练习中,两个肩不能一高一低,也不能将沉肩错误的理解为失去灵活性的压肩,定势时两肩要做到松沉。

八、腰部功夫

练习太极拳,腰脊尤其重要。拳论中说,“腰如车轴,气如车轮,用力在腕,机关在腰”,“腰脊为第一主宰”,“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际”,“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这都是说腰脊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起着主宰作用。

“塌腰”是对腰部的具体要求。腰部要么意识地下垂,但不可用力,不能使腰部肌肉紧张而影响转换的灵活性,要按照脊柱的生理曲线自然下塌。

24式太极拳周身部位训练的方法

初学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但是无限制的放松就失去了练拳的意义,当松到一定程度后,应该做到沉。

这里还需要注意,含胸塌腰都是向下松沉,头顶要保持虚虚领起,使脊柱有上下对拉之意。脊柱是贯串整个躯干的中轴,起着维持身体姿势的作用。

九、腹部功夫

陈式太极拳对腹部的要求是要“合”。陈鑫说:“中间胸腹,自天突穴至脐下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如磬折 如鞠躬形,是谓含住胸,是为合住劲,要虚。”又说:“胸腹宽宏广大,向前合住,中气贯注。”部是丹田所在的地方,丹田是中气归宿的场所。

练习太极拳时,周身之劲,往外发者 皆起于丹田。腹肋的左有气冲向维道穴、气海、关元,中极虚虚合住;有利于中气出入丹田,有利任脉的通畅。

有的太极拳家提出“腹松”;有的提出“空胸实腹”。实际上,腹部肌肉随着中气出人丹田有张有弛,两者并不矛盾。是“中气存于中,虚灵含于内”。

十、臀部功夫

陈式太极拳对臀部的要求是要“泛”。陈鑫在《太极拳图说》中,曾多次提出臀部要“泛起”,要“翻起”。他说:“屁股泛不起来,不惟前裆合不住,即上体亦皆合不住。”在塌腰、合腹、开胯、圆裆的配合下,臀部向后微泛,有利中气贯于脊中,有利于腰劲、裆劲、腿劲的运用。

泛臀绝不是蹶屁股,不是上突臀。泛臀是塌腰、合腹、圆裆、开胯、合膝的必然结果。“前裆合住,后臀自然翻起”。有的太极学派提出了“敛臀”,就是臀部微向里收的要求。

敛臀固然可以防止蹶屁股的毛病,但是如果只注意臀部向里收敛,则前裆大开,后裆夹住,裆劲不能开圆,就会影响身体转动的灵活性。

十一、腿部功夫

前面已经谈了桩,这里讲腿,主要是讲讲弓步的腿功。前面说了撅臀的问题,由于臀敛不住,反映到弓步上就是拔腰。

太极拳的弓步要求是:敛住臀,后腿形成自然的活弯儿,而后膝尽量向外撑,膝和后脚尖成一条线,前弓膝不过脚尖。只有达到这个要求才是太极拳的弓步,否则就不是太极拳的弓步。

相关推荐
  • 热门
  • 推荐
排行榜
相关章节视频
太极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