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你应该知道的要领和原理 走出太极误区-颐华太极养生中心
颐华太极养生中心
当前位置: 颐华太极养生中心 > 太极研究 > 太极理论 > 内容正文

练习太极拳你应该知道的要领和原理 走出太极误区

作者:伟忠 来源:太极拳 发布时间:2018-01-27 14:02:30 【字体:

练习太极拳具有很好的养生功效相信这一点大家都应该知道,比如太极拳的自然深呼吸能防治一些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都有很好的预防效果。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太极拳,经常可以看见公园或是广场上很多人在练习太极拳,有时候你会发现很多练习者都有不同的错误,如重练轻理、重拳轻功、重气轻肌、重外轻内等一些错误,今天太极拳小编就为广大拳迷整理了,练习太极拳你应该知道的十件事情,及正确锻炼走出太极误区,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练习太极拳应该了解的十个问题

练习太极拳你应该知道的要领和原理 走出太极误区

一、太极拳运动有治病的效果

太极拳是一种徐缓运动,速度缓慢,动作柔和,从而使人体的微循环得以扩张。微循环的特点是剧烈运动会使血液运行走捷径,得不到充分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太极拳缓柔的特点则使血液能够流向各处,从而得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改善身体内部的循环。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使一些不通之处畅通,这样慢性病症状就得到缓解或消除。同时太极拳运动能强身健体,能预防一些疾病,因此,太极拳运动有治病的效果。

二、什么样的环境适于练太极拳

练拳最好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地面平坦、环境清幽的室外或室内进行。在阳光下运动有许多好处,可以多接受紫外线的照射。一般,在阳光斜射时练习较好。在夏季,体弱者更应避免在直射光线下练习,可借树荫等透入光线的地方练习为宜。空气越新鲜越好。空气污浊,多含二氧化碳、烟灰、尘埃、细菌等物,吸入肺内是不利健康的。

初学者和体弱有病者最好在平坦宽敞的地方练拳,以便立稳。但熟练后地面不平坦也可以练习,这对脚的适应力还有好处,有益于推手技术提高。

环境清幽轻易做到精神集中,情绪镇静。这对初学者尤为重要,因为初学者最轻易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假如没有清幽处所,就找“闹中取静”进行锻炼,时间长了也可以适应。另外,集体练习,也可配音乐,能使动作整洁,节奏分明,也有助于初学。

有人说雾天练习太极拳对健康不利。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迁冷而凝聚成小水珠,浮游在接近地面的空间,形成了雾。假如在空气新鲜而有雾的地区练拳,对身体健康并没有不良影响。

在烟尘和废气较多的地方本来就不宜练拳。废气多的地区有雾时空气更坏,因为雾会使大气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和稀释,所以雾天练拳要避开空气污染的地段。

三、老年人初学太极拳时应由简入繁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记忆力都比较差,因此建议刚学太极拳时,最好是从简单的入手,即先学简化的太极拳,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后,动作得到了巩固,才可以过渡到学习传统的老趟太极拳。假如是直接学习老式太极拳,切忌囫囵吞枣,急于求成。要多下功夫,尽量学得慢一点,等到学会一个动作以后,再接着学习下一个动作。学习太极拳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架式略微防高一些。等到下盘有功底的时候,再把架式降低。然而更重要的是有信心、韧性。

四、太极拳的自然深呼吸对身体有好处

练太极拳能使呼吸自然、细长、慢均。这种有节奏的呼吸可使横膈肌和胸腹运动增强,相对有效地加大了肺部气体的交换容量,使新陈代谢加快、加强。大家都知道肠胃蠕动加强能够提高消化系统功能,对防治消化不良、慢性肠炎等慢性疾病效果良好,膈肌活动范围增大,使胸部呼吸肌和横膈肌力量增强,可加速静脉血液的回流,改善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膈肌活动范围的增大,还能对内脏起到一种自然的按摩作用。所以,太极拳中自然的深呼吸法对防治一些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及消化系统疾病都有较好的作用。

五、练习太极拳时要注重10个要领:

1、动中求静。动中求静,全身放松,注重力集中,排除杂念。

2、含胸拔背。胸微内含,动作伸展。

3、内外相合。即肌体配合协调,动作连贯,而且要做到意识、动作和呼吸相结合。

4、上下相随。要求协调一致,一动无有不动。

5、沉肩垂肘。肩肘自然下垂,以免气往上提。

6、用意不用力。要全身放松,以意念引导动作。

7、分虚实。腿部动作要虚实分明,避免重心同时落在双腿上,出现“双重“现象。

8、松腰。腰是主宰,连接各关节的活动,腰部放松有利于腿部的稳定性和腰部的灵活性。

9、相连不断。动作要求连贯、圆活、连绵不断,一气呵成。

10、虚灵顶颈。头部自然上顶不要东斜西歪或自由摇摆。

六、如何自学太极拳

首先,自学者应有充分的精神预备,要有信心、恒心、毅力。其次,仔细钻研书中的文字和图解,首先看懂,尽量记熟,可看完一招也可分开来练或边看文字图解边练习。最后,可用磁带录下文字表述,练习时播放,这样可专心进行动作研究,从而学得快。第四、若两个人同练可互帮互学,也可一个人念文字,另一个做动作,碰到不明白的地方,两人反复推敲,演练,直到弄懂为止总之,自学太极拳有一定困难,但不是不能成功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七、练太极拳时,身体某些部位发抖如何处理

出现发抖的原因有两条:

一是由于姿势要领把握不准,出现劳累或意念造成紧张,从而出现发抖。二是还可能是这些部位有病,阻塞经络的气血运行,造成“通则不痛“,从而气血大量集聚于此,强行通过又不能,就造成发抖现象。

对以上两种情况的处理:第一种发抖不是好现象,应注重克服。要注重练习的规范性、整体性、科学性,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或自己深刻钻研领悟,只要正确把握,就能克服发抖现象。第二种发抖是正常的,由于发抖的存在促使气血冲过阻塞,活络筋血,长此下去,就能治好某些病,从而使发抖现象消除。因此要正确区分发抖原因。出现发抖,待练功完毕后,觉得身体轻松、愉快,则为正常的发抖现象;若出现劳累或动作僵硬,则应注重克服。只有对发抖现象具体问题分析,对症下药,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

八、练太极拳收势后应注重的问题

收势后应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收势完毕后,应缓慢散步,在此过程中要配合呼吸,一呼一吸迈一步,同时意守丹田,气定神舒。其次,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身体难免要出汗,此时不可走向风口,应避风休息,慢步而行,待汗下去后,再回住处。练完拳后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愉快。

九、练太极拳除能治病外,还有四大好处:

1、消除压力。练拳时因要“心静用意,心无杂念”,又要体松,精神只集中於“意”上,加上太极拳本身要求刚柔并重,呼吸调协,各器官的获氧量相对提高,故练后使人顿感轻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平伏;又因练拳后血气循环畅旺,精神亦抖擞起来,工作效率自然提高。这无疑对样样讲求效率、日常生活紧张、精神压力沉重的当代人有着很大的帮助。

2、了解及体验和谐协调的阴阳哲学观(周昭和1996)。太极拳倡导身心和谐调协,不强已所难,内外相合、虚实分明、刚柔互兼。正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这种讲求明白阴阳对立统一辨正关系的哲学,就是太极拳之创作精神哲理之本。

3、了解不以强凌弱,不借故犯人之道德观。太极拳论所说之“舍己从人”,彰显了太极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独特武学精神。太极倡借力打力,以小力胜大力,一切回击纯顺应对方来势,以灵巧的动作,较小的力气加殊其上,使来犯者失准而落败。故太极拳的真正威力,只有在被人蓄意侵犯下才发挥出来,其最终目的也只是“立自己於不败之地”罢了,绝无加害对方之意!

4、了解修身处世之道。修习太极拳要讲求“中正安舒,心静体松”,这八字真言正好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最佳座右铭。透过练太极拳,我们可以体会到立身不正之弊:劳劳终日而不得其所。做人只要“中正”,不走歪路,不偏不倚,就可感“安舒”之态;平日只要学会“心静”,抛开生活压力的负担,就能体验到“体松”之感!

十、养气与练气

内功言说有二:一曰养气,二曰练气。“养”——涵养培养;练——锻炼运使。一是在于精神方面,二是在于体魄方面。孟子所谓“吾善养浩然之气”者,此养气之说。“培养中气而后元气充足,善涵养而后性气不动;性气不动,而后神清;神清而后操纵进退得其宜”。这是内家功法的养气之说。练气与养气虽同出一“气”,但有虚实动静及有形无形之分。养气是以道为归宿,以义为宗法。练气是以运使为效,以呼吸为功,以柔而刚为宗旨。

练气为了养气,因而在内家功法中,练气尤为重要。(注:运使——以马步为先,以身体上下伸缩为次。马步又名站桩。呼吸——肺为气之府,气为力之君,故言力者不能离气。内家功法的“呼吸”要求非常严密,呼吸要做到四忌:一忌初进时太猛;二忌尘烟污染之地;三忌呼吸时以口出气;四忌呼吸时胡乱思想。)内家的养气、练气的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和提高人体的中气(元气),既:固本养元。

如何正确锻炼走出太极误区

练习太极拳你应该知道的要领和原理 走出太极误区

一、伤力

所谓伤力,是指运动过量、过猛,或不均衡等状态所产生的伤害或引起的疾病。如依惯例,练拳之前须先热身,进行一些必要的单式操练或功法练习,使肢体筋骨活动开,这样就可避免在练拳时因动作高低快慢变化而造成肌肉筋骨拉伤或挫伤。另外,运动量的大小和强度要量力而行,不可勉强。

一个练习单元(如一个上午)以2-4小时为宜,视年龄大小或专业与业余而区别对待。总之,运动量的大小,要视年龄和体质的状态而定。年轻体质好时,以长功夫体悟为主;年长时,运动量适当减少,以心悟为主。这实际上也是太极拳由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修炼的发展过程,不可逆其所为。

如年轻时运动量可大些,可练低架(大架),兼及中架(中平架)和小架(高架);中年时运动量小些,以中架为主,低架适量;上年纪时运动量则再减,以小架为主,保持中架,低架少练或不练。练习时间的长短,低架或快架一趟下来以6分钟之内为宜,宜稍歇后再练;中架一趟20多分钟,以连续两遍到四遍为宜;小架慢架一趟30分钟以上为宜,少则一遍,多则两遍。

二、伤气

伤气主要有两种现象:一是心态不宁,运动量过大、过猛、过急,练完后气喘不止,气色不佳;二是用意太过,过分注重呼吸,式式要与呼吸配合,甚至要让“气”将动作“催”起来,结果导致呼吸不畅,发生气滞、胸闷、头晕等现象。

这些也是练拳过程中的误区,容易引发伤害和疾病。太极拳的演练要求,完全是松灵自然,快与慢之间也随劲势气息而动,其功夫也是建立在柔韧的、日积月累的慢功夫上,不是赶出来的;呼吸更是一任自然,以意领势,以势导气,气势相随,互为有益。我以为,气之所用,存于松,松至仅存于筋,似以一线牵连,此线即为气。将用气之意换至如何去放松,从肌筋血脉如何畅通的角度去理解,方可受益。

三、伤骨

伤骨是因为姿势不正确或动作不慎带来的损伤。比较突出的现象是腿部受伤,特别是膝关节。一方面,因腿部力量和运动机能本来就是人体较早退化的部分;另一方面,加上长期半蹲式的运动负荷,或过份追求姿势高低变化的难度和强度,以达到“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来提高成绩,如竞技太极拳旋体后单腿落地等,都会对运动员腿部带来极大的损伤,甚至不得不打封闭针参加比赛,这样就更容易造成腿部机能较早的退化、骨伤或后遗症疾病。

对太极拳要领掌握不准,在运动中如膝过脚尖、左右转脚膝部用力、进退步实腿膝部过低(或跪腿)等等现象,也都容易形成明显或慢性的骨骼损伤。这些都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对太极拳运动的性质和内涵应给予深刻的思考、研究,并回归和赋予太极拳本来的真实面貌,使之朝着健康的道路承传、创新和发展。

四、对太极拳运动的本质认识不足

人的长寿健康秘诀,是因时循序,合乎自然的四季生息劳作;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应符合人性和伦理的生发和平息,既不是放纵,也不是压抑。其身体的锻炼,也应与人的生长规律相适应,超负荷的锻炼,逆势而为强求奇效,虽能一时得到体能极限的闪光点,但同时也将给身体带来重创和戕害生命;还要不断完善个人心态修养,不以功成而懈怠、不以名就而骄奢,保持生活锻炼之常规,则疾病可远离,衰老可延缓。

太极拳的运动机理,正是因循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大自然规律,融汇了太极阴阳动静互养的生机,成为内外兼修,养生与技击融为一体的方式。

众多太极拳友存在的问题:

练习太极拳你应该知道的要领和原理 走出太极误区

一、重练轻理:太极拳有人称之为“哲拳”,它深深扎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它是最全面、最深刻反映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门拳术,寓含着高深的哲理。如果不对其指导思想、基础理论有较全面较深入的理解,是不会深入理解太极拳的,也就不可能练好太极拳。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考虑创编一些新的简化套路。这个套路应该外形简易,动作不多,但却一定要有一定内涵,一定要有一套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基础理论,并且应该有一些力学功能。否则,即使叫太极拳,它的本质也仍只能是体操、是舞蹈。

二、重外轻内:太极拳是最负盛名的内家拳之一,讲究精、气、神合一,讲究丹田内撑,精神内含,劲由内生。这也是太极拳与现代体育运动最大的区别之一。但现代人心态浮躁,追求的是外形的花哨,姿势的优美,至于有无内涵是不考虑的。

三、重拳轻功:现在练太极拳的人普遍只会打套路,他们认为太极拳除了套路,就没有别的功法了。很多人宁愿每天练几十个套路,却不肯花点儿时间去进行功法训练。其实太极拳作为一个大的拳种,它必然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是有许多功法的。

四、重练轻养:中国的养生之道是养精、养神、养气。太极拳作为内家拳首先也是讲求内养的。它讲究身心放松,讲究精气神充足。但现在许多人却一天练十几个、几十个套路,除了费神记住那么多动作,多个套路打下来已是精疲力尽,耗气耗神,何谈养身。为了练得美化,为了练出“功夫”,许多人压腿压到受伤,蹲低架蹲到膝盖痛,还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鸡呜即起,子夜仍在傻练。许多人不但没把身体练好,还练出一身病。

五、重柔轻刚:太极拳锻炼首先讲究放松,讲究松柔圆活。但现代人却又走极端了。他们一味追求松,一味追求柔,最后轻柔是有了,但都软了,懈了。身上没有一点内劲,没一点拥劲。内劲没有练出,外力也没了,越练越没劲,越练越垮,这种练法别说十年不出门,一百年也难出功。

六、重气轻肌:太极拳是一门古老的拳术,它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的古典哲学和丹道理论,中国古代文化虽然是灿烂辉煌的,但它毕竟有局限性。它重人的主观感受,却轻视实验实证,它也有许多地方还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表现在太极拳里就是过于强调气的作用,却不重视肌肉筋骨的作用,这是本末倒置。

七、重古论轻现代科学:中国的古典文化博大精深,但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远不是古代文化能比的。但是现在许多人在修炼太极拳时却同步自封,坐井观天,无视现在新的科学成,言必论占拳谱,语必说八卦五行。如果说阴阳理论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对指导太极拳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话,那么用八卦五行来指导拳术则弊多利少。

八、大师成堆浮夸成风:除了当年气功、特异功能盛行时,我们可以发现太极拳的大师是最多的。什么人都可以出书,什么人都可以成为大师。反正成为大师也没有明确的标准,也没有谁来检测,来监督,来打假。至于太极拳书论那也是所有拳术中最多的,可谓汗牛充栋,但大部分书论或言之无物,或没有新意,甚至是胡说八道,实在是害人匪浅,误人前程。

事实上,只要我们真正按照太极拳的运动原理去体悟、去实践,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要领,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有规律地修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就不难走出误区,从而避免因运动不当所带来的损伤和疾病。这样,我们锻炼的初衷——技击、锻炼、养生、健康、益寿,最终方可兼而得之。

相关推荐
  • 热门
  • 推荐
排行榜
相关章节视频
太极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