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对于喜欢太极拳的朋友来说应该并不陌生吧!生活中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养生长寿,养生效果非常的显着,不仅要学会杨式太极拳动作要点,最主要的还是将其内功修炼好,那么如何练习杨式太极拳内功方法,如瑞狮揉球式、霸王举鼎式、青象吸真式、锦鲤戏水式等内容练习方法,当然在练习杨式太极拳我们还需做到全身放松这才是最重要的,以意领先,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这样,全身的筋、骨、皮、肉和肌腱、韧带才可得到彻底放松和舒展。
杨式太极拳内功的练习方法
一、瑞狮揉球式
太极由无极而生,而无极为先天一气。杨式太极拳在练习揉球式行功之时,心阳之气降,肾之阴气升,恍惚之中无极而生太极之象。
二、霸王举鼎式
霸王举鼎式为太极内功之练劲调气吐纳之功,势法开合阔展具龙虎之象。行功之时外掤、上举、下按显而易见,呼吸吐纳之功隐于其中。
三、青象吸真式
青象吸真式为太极内功打通任督气通大小周天之功法,其形似青象吸水,外借其形,内助真气,通达背部三关,行大周天之功。
四、神龙回首式
神龙回首式为太极内功之练气通脉之功(主练带脉之气),其形似神龙游空,盘旋往复,足之外碾、身之盘转身势曲折如龙,形曲而力直,气劲如旋球,束展之劲尽在其中。
五、锦鲤戏水式
青龙戏水为太极内功之培元固本之功,其势如锦鲤翻波,左右摇晃,实质内练命门之火、两肾之水,练真阴真阳,水火相济之功。
杨氏太极拳如何做到全身放松
1、思想人静
心静才能体松,体松也才便于心静。两者互为其根,互相作用,相辅相成,是辩证关系。如果练拳时边练边说话,不仅会使动作紊乱,内气外散(“内练一口气”),而且身体也很难放松,既达不到养生目的,也不利于技击。
因此,练拳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从预备式开始,就要屏弃一切杂念,物我两忘,将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练的套路上,镇定、沉着,专心致志,静心演练。
2、用意识引导行动,这是太极拳的运行法则
拳论说:“意气君来骨肉臣”、“用意不用力”。意是一身的统纲。前辈讲:“没有意,只有形,就是体操。”
因此,行拳中一切动作都应由意念支配,以意领先,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这样,全身的筋、骨、皮、肉和肌腱、韧带才可得到彻底放松和舒展。
3、顺应阴阳,顺应自然规律,阴阳相和
一切动作都应是自身本能的“天然自动”,而非故意做作。动静相兼,虚实结合,曲直互用,蓄发互孕,刚柔相济。每个动作都应在规律的架构内活动,既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超越其界限。
要掌握好分寸,适可而止,不能随心所欲或反序乱序,务使动作平常自然,轻松愉快,圆润和谐
练习杨式太极拳的动作要点
1.手型
练习杨式太极拳时,掌型要求五指分开,自然舒展,掌心微内含,手掌的虎口也要自然撑圆,呈圆形。
掌指的第一指关节要在同一平面,掌指富有弹性,也称之为”自然掌”。掌的部位包括掌指、掌心、掌根、掌背、大鱼际、小鱼际。
拳
杨式太极拳握拳的要求是四指并拢卷曲,逐渐向掌心卷曲,拇指压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握拳不可太紧,拳面要平,称之为“虚握”。
手掌的部位主要包括拳眼、拳心、拳背、拳面、拳轮、拳峰,在练习杨式太极拳时不同的动作所体现拳的部位也不同。
勾
杨式太极拳勾手的要求是掌心内涵,五指第一指关节自然捏拢、腕部呈自然弧形,称之为“捏勾”。
勾的部位包括勾背、勾面、勾尖、勾心。虽然是屈腕握、捏勾,但腕部要自然,不可用力折腕。
2.步型
丁八步
杨式太极拳的弓步步型是典型的“丁八”步。简单的讲,“丁步”步型就是双脚的形状如”丁”形,双脚之间的夹角为90°;“八字步”步型就是双脚的形状如"内八字”或“外八字”形状,双脚之间的夹角为135°左右。
杨式太极拳的步型则是“一脚脚尖向前,是丁步的一半;另一脚的脚尖与向前的脚尖方向呈45°的“外八字”状,又是外八字步的一部分,是丁不丁步,八不八步,双脚之间的夹角始终保持在45°,所以杨式太极拳的弓步步型称之为“丁八步”。
杨式太极拳套路中无论是左弓步还是右弓步,都应是一腿屈膝前弓,膝关节不超过前脚尖。主力腿(后腿),自然蹬直,膝关节微屈,微外撑,与主力腿脚尖在同一45°方向,并且双脚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本人的肩宽。
结论:在了解了的杨式太极拳的动作及内功练习方法,我们练习杨式太极拳可谓是事半功倍,当然要掌握好分寸,适可而止,不能随心所欲或反序乱序,务使动作平常自然,轻松愉快,圆润和谐。一切动作都应是自身本能的“天然自动”,而非故意做作。平时在练拳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从预备式开始,就要屏弃一切杂念,物我两忘,将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练的套路上,镇定、沉着,专心致志,静心演练。